5月17日-19日,浙江省第十二届“江南杯”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在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隆重举行。本届大赛共有45所本、专科院校的94支队伍参与角逐,是这项赛事举办以来规模最大、参赛人数最多的一届。我校派出的两支队伍,由市政系副主任高健教授带队,建工系李海涛、吴昉和市政系卓敏、偶昌宝4位教师组成竞赛指导小组,经过两天的激烈角逐,最后分别获得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好成绩。
本次大赛以“广告牌结构设计与模型制作”为题,要求参赛选手利用集成竹,设计并制作底部支撑结构和上部广告牌模型,竞赛内容包括理论方案、模型制作、陈述与答辩、加载试验四个部分,通过理论方案的设计和制作,寻求广告牌在风荷载作用下,最佳及最轻的结构形式。大赛要求参赛队员在指定地点、指定材料(集成竹)、规定时间(七个小时)内现场完成作品制作,第二天按照规定的加载步骤完成现场加载。我校建工专业的贺芳、韦晓、卢宽杜同学制作的模型“动感地带”,和道桥专业的徐佳东、李豪、汪天福同学制作的模型“神州行”均完美的通过了14m/s的风荷载试验,模型的结构体系合理,制作精美,陈述答辩表现优异,获得了来自浙江大学及其他行内知名专家评委的一致好评,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三等奖。
我校从2010年逐步在各系试点推行SWH-CDIO工程教育理念,试点专业的几门专业核心课程均采用CDIO工程教育理念开展教学改革,人才培养中软硬技能并重,高健教授负责的工程力学教学团队实行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和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动手能力,本次大赛充分展示了我校大学生在结构设计方面将理论知识用于实际的能力、场上的应变能力和“3C”精神——创造性(Creation)、协作性(Cooperation)、可建造性(Construction)。
结构设计竞赛提高学生的工程结构设计与实践的硬技能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软技能。一方面,在制作模型结构中,在不断的追求模型结构的优化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负责、求实、献身的精神,每个队伍参赛的模型结构体系均是通过理论分析后,结合亲自制作的几十个模型加载试验的最终成果。另一方面,指导教师的团结合作精神给学生做了很好榜样作用,指导教师之间充分发挥了团队合作精神,将学生安排在工程结构创新实验室进行训练,以学校利益为重,分工合作,共同指导两支队伍精进模型的结构体系。两支队伍的学生在训练过程中互相学习探讨,团结一致,共同进步,最终均取得了好成绩。
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名单如下:
一等奖 学生:贺芳、韦晓、卢宽杜;指导教师:李海涛、吴昉、卓敏、偶昌宝
三等奖 学生:徐佳东、李豪、汪天福;指导教师:卓敏、偶昌宝、李海涛、吴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