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关注农民饮用水 共创和谐小康村”暑期宣传服务团再获殊荣被评为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文:发布时间:2008-01-02来源部门:

      近日,我校“关注农民饮用水 共创和谐小康村” 暑期宣传活动继荣获团省委、浙江日报社、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举办的“共创和谐,从我做起”创意实践活动竞赛“十佳”活动后,该团队再获殊荣,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国家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2007年度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仅此一支)。
      作为我省“五大百亿”工程之一的“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启动自2003年,计划总投资约85亿元,利用10年时间,改善1000多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条件,解决100多万农村人口饮用水困难。据普查,2002年底全省农村人口中尚有1360万人饮水不安全。到2006年底,全省累计投资约39亿元,实施了700多个面向农村的供水工程,新增农村供水规模160万吨/日,受益农民人口528万人。
      为进一步宣传该项工程,浙江省水利厅、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共同组建了“关注农民饮用水,共创和谐小康村”暑期宣传实践团,浙江省农田水利总站具体负责相关专门技术指导,依托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这一有利载体,通过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让全社会成员深入了解工程建设、自觉支持工程建设、主动参与工程建设,“让农民喝上安全放心的水”成为各方共识,使“泉自政府来,甘在农民心;鱼水情谊深,共奔小康村”深入人心,以点带面,促进未完成建设地区“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的实施步伐,推动省政府提出的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的基本目标;激励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创建人水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优美生活环境。并通过这样的实践教育活动,使在校大学生进一步接受生态水利的教育,逐步树立一种良好的生态世界发展观和生态道德,带着保护生态的睿智服务于经济建设,最终实现我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宣传实践活动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成效显著。在3.22世界水日举办的“我取浙江八杯水节水宣传进万家:水日水周系列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省水利厅副厅长章国方就为宣传实践活动亲自授旗,宣告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系列宣传活动正式启动。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7月5日晚,在学校2007年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申报评审会上,十余支团队提出了暑期宣传实践的活动方案,要求申报立项,经各位评审老师的审核评定,6支团队获得批准立项,并组建成“关注农民饮用水,共创和谐小康村”暑期宣传实践团。自7月下旬开始,6支团队分赴永康、建德、松阳、景宁、长兴、萧山开展了宣传实践活动。为使活动更具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为广大农民群众所喜欢,更容易接受,各分队主动与当地乡(镇)政府、村委会、地方水利部门、各地团组织等联系,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采用现场咨询、展板展示、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签名、分散走访、骑单车宣传、举办纳凉互动晚会、开展才艺表演、进行游戏竞猜、有奖知识问答、现场测试水样、探寻水源等多种方式,积极提高宣传效果,最后实践服务团共走访了近1000个村,近10000户农户,并以此为契机,建立了3个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各分队还努力和当地新闻媒体联系、沟通,使活动的宣传力度和影响力能够更加宽泛,浙江卫视、浙江电视台七套(公共新农村频道)、永康广播电视台、景宁电视台、松阳电视台,《浙江日报》、《农村信息报》、《永康日报》、《今日建德》、《新松阳》、《萧山日报》、《畲郷报》、《长兴之窗》,浙江水利网、农业新闻网摘、老新闻网、长兴新闻网、建德新闻网、建德政府网、景宁政府网、景宁水利网、丽水水利网、萧山网、萧山文化网、萧然青年网、萧山农业信息网等26家电视台、报纸、网站做了跟踪或转载报导。当地群众参加活动十分踊跃,表现出了对公益活动的极大热忱和殷切希望。他们纷纷涌到横幅前签下自己的名字,仔细阅读着队员们带来的各种宣传资料,并就一些问题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