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FF0000">CDIO——颠覆性的工科教育模式改革</font>

文:发布时间:2010-01-13来源部门:

      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产业发展对创新工程人才的大量需求,从2000年起,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Knut and Alice Wallenberg基金会近2000万美元巨额资助,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O 工程教育理念,并成立了以 CDIO命名的国际合作组织。
      CDIO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它是“做中学”和“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Project based education and learning)的集中概括和抽象表达。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 个人能力、 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这个模式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美20多年以来的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还提出了系统的能力培养、实施指导,以及实施过程和结果检验的12条标准,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CDIO模式是能力本位的培养模式,是根本有别于学科知识本位的培养模式。对学生能力的评价不仅要来自学校教师和学生群体,也要来自工业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化,而不只是闭卷理论考试。可以这样说,CDIO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性改革。
      2008年5月,经教育部高教司批准,《中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立。课题组的任务是通过搭建交流合作平台、整合各校资源、采取联合攻关等措施,探索并最终形成中国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2008年12月,全国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工作会确定了第一批18所试点高校名单,并成立了CDIO模式再创新试点工作组,设电气、机械、土木、化工四个专业组。试点工作组不仅开通了中国CDIO网站,举办了CDIO工程教育模式试点高校骨干教师培训班,各专业组还按计划相继开展了试点工作,并形成系列具体成果。2010年工作组将继续加强课程大纲、专业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计划等CDIO教学文件标准化建设,形成科学的 CDIO范式,用以指导具体教学工作,形成适用于国内工科高校改革的教学组织运行参考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