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总结 及早准备 找准方向 提升水平——学校召开第13届“大挑”参赛总结会议

文:发布时间:2013-06-03来源部门:

    5月29日,学校召开第13届“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大挑”)我校参赛工作总结会议。校党委副书记沈建华,各系(院)党总支书记、团总支书记,各项目指导教师和部分项目参赛选手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校团委副书记宋林君主持。
    会上,校团委副书记宋林君首先介绍了我校参加本次“大挑”的准备情况、参赛信息、获奖情况以及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参赛获取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电气系党总支书记胡惠庆代表系(院)在组织学生参加、发动老师指导、提供保障支持等方面介绍了经验和做法。谢少伟和张海波老师从指导教师的角度谈了对参加“大挑”竞赛指导的看法,特别是在学生成长成才培养和拓宽专业教学手段、提升实践操作能力的方面介绍了具体的做法和取得的成绩。参赛选手代表徐菲菲和赵梦佳不仅参赛而且获得了较好的成绩,在会上也充分表达了“大挑”竞赛对自己动手能力提升、思维理念提高的帮助,也表达了对学校能提供竞赛平台、老师的悉心指导的感谢。
    校党委副书记沈建华最后讲话。他指出,本次“大挑”参赛意义不同,是第一次以本科院校的身份参加此类比赛,具有历史性和开创性。对今年取得的成绩(2个二等3个三等以及最佳进步奖)完成了赛前的既定目标。同时,他也就下阶段如何提升我校参加“大挑”竞赛水平形成全校的良好参赛氛围提出了五点考虑。
    1、要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结合党的十八大报告对高校教育在青年学生成才发展过程中要求和目标,参加“大挑”以及“挑战杯”系列竞赛要让学生关注热点、民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调研加强思考、敢于创新;参加“大挑”也是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团队协作精神和提升科学素养的良好平台;更是拉近师生关系、增进师生友谊的良好纽带。
    2、要有一批热心于“挑战杯”的指导教师。要鼓励和发动一批老师加入到“挑战杯”竞赛的指导中来,开展针对老师在“挑战杯”方面的专题培训,加大激励机制。指导“挑战杯”的老师要有爱心、奉献精神、牺牲精神。
    3、要有一个好的选题。要广泛发动学生关注生活和身边发生的事,仔细观察,深入思考,认真选题。可以继续做深做强“水”的课题;鼓励学生主动加入到老师的科研实践中来,切实了解前沿科技发展和热点问题剖析;更加深入地与社会热点问题、民生问题结合,开展调研活动;依托专业背景和行业优势,开动闹经,创新一些技术应用到创造发明中来;与大学生社团建设、“新苗计划”项目结合起来,开展定向的选题。
    4、要有一个好的机制。通过校内立项、培育、激励等机制促进我校“挑战杯”参赛水平的提高,要与大学生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利用社会实践阶段来培育好的项目。
    5、要有一个好的氛围。要从“学校-院系-班级-学生”各级个层面认识到“挑战杯”赛事的重要性,在校园里,在学生课外科技实践中积极营造氛围,要鼓励发展创新实践型的团队。校团委、各系(院)团总支要加强对参赛的指导和后勤服务。
最后,沈书记也要求校团委、各系院以学校升格为契机,站在新的起点上,在“挑战杯”的舞台上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水院人才培养作出新的贡献。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