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大众 创想未来——我校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实习生专题报道

文:发布时间:2012-10-12来源部门:

    层层筛选 创新合作

    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是上海大众的第六家工厂,2011年11月落户宁波杭州湾新区,一次性投资117.59亿元,年产30万辆乘用车,预计2013年11月可实现整车下线,达产后销售规模超过360亿元。为此,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将先行招收、培训一批一线操作员工及维修、质量检测等方面的技术人员。2012年5月,经过笔试、动手能力测试、面试以及体检等层层筛选,我校68位同学组成的“大众班”由此而成。该班同学主要来自机电系与电气系,涉及机电一体化、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汽车电子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电子信息工程、电气自动化、电子测量技术、供电技术等10个专业。大众班是我校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尝试多专业组班、跨专业协同实习方式开展教学的合作班。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大众合作班的建设,多次询问具体工作进展。
    7月2日上午,学校在C阶101举行了大众班实习动员大会,教务处、机电系和电气系等部门相关领导参加了本次会议。会上,各位领导向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同学们表示祝贺,并提出要求:1.注意安全,生产一线要提高安全意识,生活上要预防高温中暑等突发情况,出行务必注意交通安全;2.严格遵守企业相关规章制度,听从指导教师的统一安排,如遇特殊情况,及时和指导教师、学校沟通;3.加强团队合作,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同时,各位领导希望同学们做好吃苦的心理准备,谨记“博学求实”校训,不忘老师教诲,踏实做事,多问多思,充分利用“大众”良好的企业环境锻炼个人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当日中午,大众班的68位同学在机电系郑高安老师的带队下分别乘坐两辆大巴赴上海大众安亭工厂开始全新的实习生活。当然,对于刚入工厂的同学们来说除了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新的起点之外,还有新的挑战。

    把握机遇 潜心实习

    进入上海大众的第一个环节就是为期一周的入厂教育培训及考试,内容主要涉及上海大众的组织文化与各种生产体系的相关知识等。学习是同学们的强项,但要在参加本次培训的几百位实习生中脱颖而出却是同学们要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忙碌而又紧凑的入厂教育就在同学们好奇的眼神中迎来了结业考试,其结果也许早已在考试后同学们脸上的笑容中给出了答案。
    一周的入厂教育培训只是本次实习的开始,紧接着就是岗位实习阶段。这个阶段主要安排同学们轮岗实习,即同学们要学习与自己将来岗位相关的各种知识与技能,其具体内容主要由同学们所在车间或部门安排,但公司总体上遵循资源最优原则,如江苏南京工厂的喷漆设备较先进或仪征工厂的冲压技术较领先,则有关车间相关岗位的同学将会按阶段派往这些地方实习。岗位实习阶段的成绩是对这些同学今后进行定岗和晋升的主要依据。这一阶段的实习跨度依车间安排与个人实习情况而定。

    岗位实习阶段是同学们实习期间面临的最大挑战。由于大部份同学是第一次进工厂,所以遇到的困难也相对较多。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点:1.岗位适应,部分岗位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艰苦,且需轮班,使部分同学短期难以适应,也有部分岗位仅涉及简单的手工操作,实习内容比较枯燥,进而让同学们失去实习兴趣;2.角色转变,进入岗位实习后,同学们开始由一名学生向一名准员工转变,其身上肩负的职责也发生了相应变化,而这一变化是每一位同学所必须承受的;3.心理失衡,因岗位差异,同学们涉及的工作环境与劳动强度也有很大不同,进而造成部分同学心理上的失衡,也有些岗位大部份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岗位竞争上给同学们带来了无形的压力。困难很多,但丝毫没有影响同学们的实习劲头,反而激起了同学们的干劲。正如当时同学们所喊的那样,“要干大家就一起好好干,谁也不能落下”,在困难面前,我校同学传承水的精神——“不懈努力,涓涓细流,终汇成河”,在郑高安老师的指导下,凝心聚力,互帮互助,奋力拼博,逐一克服。

    2012年8月9日上午,台风“海葵”刚过,徐金寿副校长率教务处副处长项春、学生处处长黄正福、机电系主任郁军、副主任李增芳、电气系副主任万军、机电系和电气系辅导员徐刚、朱凌峰等老师,专程前往上海大众公司安亭总部走访看望我校68名实习学生,同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进行了充分交流,就“大众班”的进一步合作事项进行了详细商谈,并达成了初步意向。
    在交流会中,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行政管理科人力资源股余经理就公司当前的建设情况和我校实习生当前实习情况作了介绍。公司对我校同学的实习表现进行了充分肯定,并称赞我校同学整体素质较高,是目前在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实习的8所高职高专院校中实习人员最稳定的一所。我校驻点老师郑高安就近期同学们在公司实习的总体情况向大家作了汇报。徐副校长对驻点老师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学校将继续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坚持以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紧紧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各阶段统筹协调、分层推进,课内课外相渗透、校内校外相结合,改革教育教学模式,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格局,同步提升学生的软能力和硬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备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交流会后,徐副校长一行还与实习学生举行了座谈,详细询问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情况。座谈会上,同学们发言踊跃,纷纷畅谈了实习以来的自我认识和感受,表示将在工作岗位上沉下心来,扎实锻炼技术本领,努力为学校争光。徐副校长对同学们在公司的表现非常满意,并告诉同学们大众是一个很好的锻炼平台,希望同学们把握公司发展机遇,发扬艰苦奋斗精神,领悟做人做事道理。最后徐副校长再次强调安全问题,要求同学们一定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对单位的安全保护意识,并预祝同学们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座谈会后,徐副校长和来访老师在公司接待人员与驻点老师的陪同下,先后参观了上海大众安亭一厂车身车间和实习生公寓。

    学字当头 创先争优

    大众公司有着深厚的企业文化积淀,运营管理科学规范,同学们利用此次实习机会,学字当头,学知识、学技术、学规范、学文化、学理念,把校内学的理论知识与岗位实践紧密结合,勤学好问,赢得了大众公司师傅的一致好评。我校本次参加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为期一年时间的专业综合实习队伍中,有预备党员13人。他们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在实习中主动帮助有困难同学,充分发挥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如在中秋来临之际,他们开展了“思乡 谢师 感恩”活动,为节日驻守在车间一线的员工兄弟传递对家人的思念与牵挂,为岗位上的带教师傅保养爱车。

    联系实际,创新校外实习生党员发展模式。大众班党员来自我校10个专业的各个班级,在培养上存在校外实习时间长、发展层次不一等情况。另外,同学们分布在上海、宁波、仪征、南京等工厂实习与学校相距较远,使其回校参加党组织相关活动与理论知识学习有较大困难。为此,在保证实习期学生党员培养质量和确保实习期学生党员发展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学校拟与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联合,分层次共同培养大学生党员。这是我校对学生离校期间加强党员培养教育的新探索、新举措,必将为解决学生离校较长时间缺乏党性教育提供可资借鉴的方法。
    2012年9月27日,我校第一个实习学生党小组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成立,校党委副书记沈建华出席仪式并授牌。沈副书记还看望慰问了所有在上海大众汽车公司实习的学生。机电系党总支书记朱程、电气系党总支书记胡惠庆,学工部部长黄正福、招生就业处处长陈国法、教务处副处长王建军、水文化研究教育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雷春香等随行。

    唱响九月 创想未来

    金秋九月,我校学生在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实习情况喜讯频传,一是我校实习学员稳定性连续三个月第一;二是我校有2名同学(陆梦涛、项升兴)获上海大众公司金牌职业培训生荣誉(此荣誉是公司实习生中最高荣誉),占宁波分公司2/3席位。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同学们今天的成绩离不开平时在实习岗位上的拼搏与努力。在面对新环境以及迎面而来的每一个挑战,同学们要做的就是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大家齐心协力往前走。另获悉,2012年10月21日又将有23名经过层层筛选的同学将赴上海大众实习。经过实习,上海大众宁波分公司将择优录用并签订劳动合同,相信大众班同学带着水专人的拼搏精神将会再创佳绩!在未来宁波分公司将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