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梁祝源 践行青春梦——记天外天艺术团“寻根梁祝文化”暑期实践小分队

文:发布时间:2013-07-23来源部门:

   “上虞县,祝家庄,玉水河边,有一个祝英台,才貌双全。”
    这是家喻户晓的越剧《梁祝》的开篇唱词,动情婉约的说唱和可歌可泣的爱情不知震撼了多少世人的心灵……
    我校天外天艺术团执着于“寻根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2012年寻根“虞舜文化”广受好评,为传承虞舜精神、推动社会进步做出了大学生应有的努力。今年,作为唯一一支社团性质的校级暑期实践团队,在市政系团总支的指导下,组成了一支六系学生共同参与,以“探寻梁祝源 践行青春梦”为主题,开赴中国英台之乡——上虞,展开了为期三天的意义非凡的“寻根梁祝文化”暑期社会实践。
    7月12日清晨,浙水院天外天人身着团服、佩戴学院校徽,在指导老师吴伟泉的带领下从杭州出发,参加梁祝文化传承人、天外天艺术团艺术顾问吴宝炎老师的签名售书仪式。从该书中,我们目睹了绍兴莲花落版《梁祝正传》的完整台本,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后与吴宝炎老师进行“曲艺和梁祝文化发展”的专题访谈时,我们不仅了解到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是目前上虞传承、弘扬梁祝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更是得到了吴老师的慷慨馈赠,数张《梁祝正传》海报、两盒绝版绍兴莲花落《梁祝正传》DVD光盘。
    而本次暑期实践的收获远不止如此,小分队成员还专程拜访了中国英台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虞市乡贤研究会会长陈秋强老师,国家一级作家、长篇小说《梁祝》作者顾志坤老师,上虞市政协文史委主任、绍兴民间文学联合会主席阮其龙老师,几位老师对“梁祝传说的由来”、“祝英台是上虞人”、“梁祝文化的精髓是什么”、“当代青年应如何传承和弘扬梁祝精神”等同学们萦绕心头已久的问题进行了权威解读,让小分队成员聆听了梁祝传说由来和多个传说版本,更是对梁祝文化有了更为系统和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为了使实践活动更有意义,小分队成员不但实地走访了上虞祝家庄的祝府公园、玉水河、牌坊(祠堂已毁)和梁祝文化传承基地——丰惠小学,更与丰惠小学、中学的学生共同携手,在祝府公园里进行了为期一天的志愿服务活动,举办了“无台胜有台”的“梁祝文化”宣传义演,得到了当地村委和老百姓的热烈欢迎。
    通过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成员不仅被这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悲剧所感动,更是学到了祝英台热爱学习、追求自由与平等、寻找纯粹爱情的勇气与精神。当地文化部门和文化名流对我校天外天艺术团的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给予了“思想与厚度并重、责任与梦想共存”的高度评价,国家一级作家、长篇小说《梁祝》作者顾志坤老师更是为本次活动现场挥毫泼墨,而小分队也顺利的与上虞英台文化研究会签订了共建基地协议书,为本次暑期实践画上了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