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来自市政工程系道桥专业的四名学生,在道桥教研室主任张廉老师的指导下,组成“寻访百年古桥”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顶着酷暑高温,来到了素有“东方威尼斯”之称的水乡绍兴,开始探寻这座文化古城的百年古桥。
在中国著名的水乡绍兴,河道纵横,水网密布,一座座造型各异的石桥映入眼帘。据史料记载,在清光绪年间绍兴城内就有桥梁229座,绍兴石桥之多,堪称全国之最。
短短五天时间,小分队成员按照预定的行程安排寻访了光相桥、八字桥、太平桥、接渡桥、拜王桥(原名反帝桥)、凰仪桥、望春桥、题扇桥、广宁桥等9座代表性古桥,还意外的找到了“纺车桥”、“东双桥”等数座不在我们寻访范围之内的古桥。而寻访计划中的“望春桥”,经两位8旬老人的指点竟是我们来回数趟一座路上桥,相传一位母亲在桥上天天盼望远在他乡的儿子早日回家而得名“望春”。
其中我们寻访的八字桥是绍兴现存最古老的桥梁,建于中国南宋嘉泰年间,历经800年的风风雨雨,仍巍然屹立在这古老的河道上。小分队成员通过专业所学,辨出八字桥是一座梁式石桥,其不但布局巧妙,而且建造稳固。它的两侧桥基用条石叠砌,基上各并列石柱九根,柱头的雕花为覆莲形,构造简洁,使整座桥梁浑然一体。小分队领队谢小东记得,张廉老师曾经说过:绍兴八字桥是中国桥梁建筑史上极为优秀的范例。而今这些古桥虽已失去了往日的作用,成为水乡绍兴一处独特的景观,但经几世风雨,淀下了一段段唯美的佳话传说,如题扇桥是因王羲之帮卖六角扇的大娘题字而得名的桥。
而正当小分队感慨先人伟大智慧的同时,却看到了令人痛心的一幕幕场景:在我们寻访中,有的古桥上晾着被子衣服、有的桥身上刻着各类电话号码,而望春民间相传有1000多年的历史,却仍不属于文物,破旧不堪。期间,我们曾试图劝说一位正要在广宁桥晾晒衣服的中年妇女,无论我们如何解释每一个人都有保护古桥文化的责任,她却依然我行我素。
带着喜忧参半的心情,分别采访了绍兴市设计研究院、城建档案馆相关专家和文物管理局钟处长和蕺山街道办事处祝副主任,对绍兴古桥的由来、现状和保护情况作了详细介绍,小分队介绍了本次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并根据实践情况提出粗浅的古桥保护建议:首先,尽量保持古桥的原汁原味,要尊重历史、延续历史、传递历史,重点体现它的文化内涵;其次,每座古桥都要划归一个责任单位,保证有专门部门负责日常管理。小分队还与嶯山街道办事处签订了建立基地协议书,祝元勇副主任说:“你们的建议很中肯,古桥,连接着古城千年的情怀,绍兴古城的保护需要你们的力量!”
本次暑期实践,历时5天,共走访古桥14座,其中5座是途中巧遇的古桥,成功问卷476份,涉及学生、游客、当地居民等不同人群。期间还偶遇了嘉兴学院、绍兴文理学院有关“中国梦”、“保护古街弄堂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希望暑期实践小分队的努力能够配合当地相关部门,为古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为古城绍兴的繁荣,贡献应有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