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甲子盛典 商合作共赢 ——学院举办“行业—企业—学院协同发展”论坛

文:发布时间:2013-11-05来源部门:

    11月2日,学院迎来六十周年华诞,细雨蒙蒙不减校友嘉宾四方云集、共襄甲子盛典的热情。回眸创业兴学历程,更需要展望创新超越的愿景。值此校庆佳际,学院于当日下午举办了“行业—企业—学院协同发展”论坛,邀校友、行业、企业代表共商学院发展大计。20多位来自浙江水利、电力行业及企业的代表和校友应邀参加。学院相关职能部门和各系负责人、教授代表一同参加论坛。

    叶舟校长首先向各位嘉宾介绍了发起本次论坛的背景,阐述了“协同发展”对于学院建设的重要意义。2013年是“学院”升格诞生,面临转型发展,全面兴办本科院校的建设元年。众所周知,高等学校办学要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求,发挥高校的人力、智力和技术优势,培养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时教育的创新发展,离不开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参与。“协同发展”已经成为当下高等教育的新方向新使命。本次论坛旨在联系浙江省和区域经济社会当前的一些重大问题、重大工程或重大技术应用,分析学院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探讨行业、企业、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途径和方法,征求对学院发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与会的嘉宾中有不少集校友和行业、企业代表的双重身份,他们业已成为浙江水利、电力及相关行业的管理和技术中坚力量,他们不仅从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的角度对学院的人才培养提出了宝贵意见,还从“宏观层面”、“技术层面”、“项目建设”、“员工培训”、“挂职锻炼”等角度提出了学院与行业、企业协同发展的路径。
    代表们纷纷表示水利水电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亟需学院的科技支撑和人才保障,加大合作、实现共赢是必然趋势。其中余姚市水利局总工奕永庆作了“让创新教育成为学院特色”的主题发言。他认为创新是一所大学成功的关键,高学历人才的创新具有更强的辐射作用,具有创新能力的大学生等于“如虎添翼”。他旁征博引,从乔布斯的创新感言谈到国内一些高校创新激励政策,对于学院加大鼓励创新力度,激发师生创新热情提出了具体而宝贵的建议。来自地市水利、电力局的校友代表,解析了基层建设对水利水电人才能力素质的需求,为学院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带来了很大的启发。不少代表指出,基层建设相当缺乏高层次的水利技术、管理人才,学校的人才培养空间很大。特别是水利行业的发展已经从“工程水利”进入到“生态水利”和“资源水利”阶段,懂水环境设计、能将工程与艺术结合起来的人才相当紧缺。也有不少校友认为,母校求实的校风对他们影响很大,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职业生涯中受益匪浅,希望母校能将此校风发扬光大。
    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会长周保志应邀参加论坛。他指出,学院在升格之初举办这样的论坛很有意义,也办得相当成功。他希望学院把握好当下水利发展的有利时机,深刻领会水利部关于加快水利高等教育的精神,汲取省部共建水利院校的成功经验,坚定不移地为水利行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次论坛启发了思维、形成了共识,必将更好地推动学院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赢。学院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协同创新的思维加大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力度,提升学院的科研能力、创新能力和学科建设水平,力争成为行业、企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
    六十载励精图治,德业日兴。学院在实现人才强国梦的征途中,必将以崭新的面貌铸造新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