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校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

文:发布时间:2011-09-06来源部门:

关注民生   体现责任
——浙水物流协会暑期实践小分队调研

    针对今年来蔬菜类民生商品价格高位运行的实际,浙水物流协会申报“蔬菜调研活动”并获得学校的暑期实践活动立项,目的是调研蔬菜供应各环节对价格产生的影响。
    8月25日至9月4日,顶着烈日,实践小分队由黄宾老师带队,走访了杭州地区的临安、余杭等地蔬菜种植户,对比调研了高沙、笕桥等各处的多个大型农贸市场及其物美、都商、联华等大型超市的蔬菜价格,收集各类价格数据,以便后期更好展开进一步研究。
    通过调研活动,增强了队员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彰显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也增进了师生交流、锻炼队员能力。

着眼民生热点、奉献绵薄之力
——记机电系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途径。今年暑期,我校机电系着眼民生热点,立足学校实际,走出校园、深入社会赴全省各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暑期实践活动。
    “大手牵小手”实践小分队走入小学校园,对中小学生开展水利法规知识宣传教育,前往浦阳江,进行浦阳江水质污染及水利开发情况调研,获得当地水利局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双百”实践小分队,走访企业,参观工厂,体验车间工作和社会生活,访谈企业老总与各专业毕业学长。调研各专业发展方向,了解就业现状,通过实践答疑解惑。

    “扶困助残”实践小分队以扶困助残为理念走访当地弱势群体,关爱困难家庭,调研当地福利政策,通过自己的行动为困难学生送上温暖。

    “核电造福你我,科技改变生活”实践小分队走进三门核电站,向科学工作者了解核电技术,走入周边社区,调研社区居民对核电设施的看法,并进行安全宣传教育。

    “观大学生兼职现状”小分队针对时下大学生兼职情况进行调研。他们走入杭州地区多所高校和众多兼职公司调查大学生兼职的现状,在商场超市社区等地发放问卷,调研群众对大学生兼职的看法,进行利弊分析。

    “时代见证,城市文化遗产”小分队对走访杭州被列入历史文化遗产的工业厂房,从保护现状、政府政策,周边居民行为、看法等方面对工业厂房历史文化的保护工作进行调研。

    “畲族文化”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前往畲族古村,通过与畲族人民同住同吃同行,深入了解畲族文化特色,调研畲族文化保护现状及政策。

    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使学生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增长才干、锻炼毅力、培养品格,让生活在象牙塔中的大学生能更好的融入社会、服务社会。

 

决战十年兴水利,造福数亿中国人
——记水利系赴黄河流域兰考段暑期社会实践

    2011年7月初,水利系赴黄河流域河南兰考段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的三位同学出征前往河南兰考县进行“十二五”规划及水资源保护宣讲服务。
    首日,他们前往焦裕禄陵园,参观了焦裕禄纪念馆,当地讲解员向他们详细地介绍了焦裕禄同志的先进事迹,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让三名队员对这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敬佩之心油然而生。三位队员在陵园内对当地村民及游客进行了中央一号文件的宣传。
    随后,三名队员赶赴开封祥符黄河水利工程维修养护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与其综合部部长进行关于中央一号文件和兰考水利现状的交流,并在黄河流域附近村庄了解当地村民对中央一号文件的认识情况,同时进行问卷调查,还在田地间了解当地的旱情和抗旱措施。兰考县政府请示县委宣传部帮助团队联系了“今日兰考”报社,对此次社会实践进行了报道,在当地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

水利系学生在当地进行宣传实践活动

参观焦裕禄纪念馆

《今日兰考》报纸报道了我校大学生社会实践情况

深入农村  关注水污染
——记市政系赴太湖周边农村暑期实践

    7月,骄阳似火,市政系“深入农村,关注水污染”暑期社会实践正如火如荼进行。 短短数日,市政系钟芳芳、李光跃等5名同学头顶烈日,心系水污染,深入太湖当地农户进行问卷、走访,不同程度了解了当地饮用水的状况和农户心声。当同学们看到当地飘满水草的取水口,为当地的水污染状况忧心不已。
    为了更为深入了解当地饮用水的状况,同学们进而走访了埭溪镇团委书记处。书记助理张伟伟介绍说,当地政府多年来致力于当地饮用水的整治和建设工作,效果显著,水污染最严重的村落也已经建了新自来水厂,老旧水厂将被停用,并会加大对取水口的整治力度,这才消除了同学们之前的担忧。回程途中,实践小分队的同学纷纷表示,身为水利人,深入农村,关心水污染责无旁贷,在今后的日子里要扎实学好理论知识,学以致用,扎根基层,服务社会,为水利事业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实践小分队走访当地农户

实践小分队采访地方政府相关负责人

传递真情,爱心支教
——记国教院赴嵊州通源乡中心小学爱心支教社会实践
                    

    7月11日,来自国际教育交流学院“传递真情”爱心支教实践小分队的六名志愿者来到嵊州市通源乡,对该乡部分留守儿童进行为期一周的爱心支教活动。
    此次活动以“感恩回馈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志愿者首先通过对留守儿童心理的问卷调查,走进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然后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游戏互动、心灵交流,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
    大学生的到来,一方面帮助留守儿童度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暑假,另一方面也给孩子们进行了心理指导,使部分留守儿童走出了心理阴影。
    此次爱心支教活动得到了通源乡政府和妇联及通源乡小学的大力支持,取得了良好的反响。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在通源乡小学建立了爱心实践基地,两校将进行长期的结对子联系。

爱心支教团队

生动的课堂

大学生爱心实践基地

给食品多一点关注  对生命多一份责任 
——记建工系赴杭州“食品安全”暑期社会实践团

    为期五天的实践活动,有太多的辛劳,但是我们收获也很多。在这5天里我们到过多处工地,多个社区和广场,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宣传。

第一站 社区

    小分队没到一个小区就在宣传窗附近悬挂横幅,张贴海报,此外,小分队还将印有食品安全小分队的环保袋赠送给小区的人们。这样,人们在积极配合我们的活动的同时也收获一份小小的礼物,进一步增加我们此次活动反响度。

    小分队还进入一家沙县小吃,向老板询问平时店里的卫生情况,老板热情的告诉我们:“顾客至上嘛,我们都把这里当成家,卫生当然得注意了。”听了老板的话,我们会心的笑了。

第二站 工地

    七月,骄阳似火,我们食品安全小分队到达工地的时候正值中午,工地里的人们正准备午餐,小分队借此机会在饭桌上向他们好好宣传生活中菜类的搭配问题、如何有效去除蔬菜上的农药残留成分等。有一位工人师傅对我们的来访很激动,他说:“我们工地啊,以前从来没见过学生来做食品安全的宣传,希望你们今后还能来到工地,食品安全问题确实需要这样的宣传活动。”说完,他接过我们的宣传单仔仔细细阅读起来,最后还热情要求我们一起合影。

第三站 热闹的公共场所——广场

爱,因为在心中
——记电气系暑期社会实践无偿献血小分队宁波行

    8月23日,由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和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艺术分院16位大学生志愿者组成的浙江省无偿献血志愿者协会暑期农村无偿献血宣传队前赴宁波市江北区洪塘街道进行为期六天的宣传活动。
    此次活动,宣传队走访了洪塘街道姚江社区、洪塘社区、宁沁社区、洪都社区、亲亲社区5个社区以及附近上沈村、后张村、周陈村3个农村。在乡政府以及各个村委的帮助下,宣传队深入村中的企业、工厂开展了宣传活动。这六天来,宣传队不辞辛劳,因为住所与宣传地交通不便,所有的宣传都是徒步完成!为了早到早宣传,队员们每天六点半起床, 七点出发赶赴宣传地。为了更好的宣传无偿献血,同学们在8月27日晚上在洪塘街道办事处附近举行了一场公益晚会。在前几日每晚回到住处还要策划和排练演出节目,都要到十一二点才能睡觉。闹铃响了,眼睛却紧紧地睁不开但还是坚持就起,抛掉了往常懒散的特性,成了一群不怕苦不怕累的人。六天的努力没有白费,宣传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共发出宣传册子500份,调查问卷400份,有效386份.成功举办一场“无偿献血 走进社区”文艺晚会,提前预约献血者50位,最后来参加的献血者约近70人,成功献血总人数有33人,献血量达10250ml。据宁波血液中心站的工作人员说,夏季是献血的淡季,即便在中心繁华地带的采血车一日就两到三人来献血,今天的成果远远超出他们的预计,工作人员表示希望能与我们学校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将无偿献血这项事业进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