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下午,由浙江大学施岳定教授主讲的“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专题讲座在实南102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讲座由教务处董邑宁副处长(主持工作)主持,教务处项春副处长及相关教师、各系(部、院)136位青年教师及新入职教师到场参加。
董邑宁副处长首先介绍了讲座举办的初衷。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抓手,为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基本技能,结合《青年教师“校本研修工程”实施方案(试行)》要求,教务处特别组织了此次讲座。施岳定教授从事教育教学三十余年,繁重的科技任务和学术兼职之外,一直坚持为本科生开课,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锐意教学改革,创新教学实践,在教书育人、学术研究、教育改革推行等方面均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深受学生喜爱,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师德先进个人”等,并获得浙江大学首届“心平教学贡献奖”。
施教授首先从“教学中教、学及客观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高校教师要搞好教学,要从理念(认识)、态度、方法上得到提高”。施教授从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的作用和目的、对教材的认识等方面阐述了教学的基本理念,其精髓在于“把课讲活”。 教师负有全面发展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责任,传授知识之余,更要启迪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用自己的精神和品格影响学生的人生发展。做好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做学生最喜爱的教师,是对教师最好的认可。在对待教学的态度上,施教授强调:教学是本分,学术是生命。教学是立足之本,科研是发展之源。教学和科研互为基础,相互促进。
在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态度之上,还要强调教学方法的应用与创新。施教授指出:教无定法,但教有常规。每一门课程的教学,都要求教师:遵循学科特点、适应教学对象、注意扬长避短,认真备好每一堂课,更要认真备好第一堂课(绪论课),充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施教授随后以“制图课程”为例,详细介绍了他在上好绪论课、课程教学互动、研讨模式课堂组织、考试方法改革、如何进行说课等方面的宝贵经验。教学方法的改革,核心在于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灌输式,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