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我校举办2013年暑期思政理论课教师集体备课会

文:发布时间:2013-09-02来源部门:

    8月24日至25日,我校顺利举办了2013年暑期思政理论教师课备课。校党委书记符宁平,副书记沈建华、陈长生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组宣部部长王伟英、电气系总支书记胡惠庆、计信系总支书记杨清刚及全体思政理论课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社科部主任杨东进主持。此次会议旨在新建本科院校大背景下,进一步分析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开创我校思政理论课教学工作新格局。
    24日,会议首先由参加浙江省暑期思政理论课备课会议的教师代表贝虹、徐艳、夏远永、胡大伟等老师汇报了各自参加省备课会议的丰富内容,尤其是其他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创新经验,并和在座其他教师交流了心得体会。随后,王丽老师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做了典型发言与经验交流,展示了近年来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感悟以及所取得的新成果。
    沈建华副书记发表了情真意切的讲话,他从“大思政”的角度出发,强调德育为先,分析当前严峻的国内外形势,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师树立政治意识、政权意识、阵地意识。教学上要结合中国国情、浙江省情教育学生,贴近实际,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可以尝试进行分专题讲课,结合专业特色开展思政教育;注重学生平时表现方面的考核,增加课程的针对性和吸引力,提高课程的实效性;并希望全体社科部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做到有梦想,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善于运用网络媒体了解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平时就要注重调研,进行学理分析,取得研究成果,并阶段性地加以总结、展示和交流,慢慢汇报形成自己的影响力。
    25日,杨东进主任传达了《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委教育工委、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通知》浙教工委[2013]14号文件精神,就2012-2013学年思政理论课建设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并探讨提出了下学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宣布了贝虹、于滨、胡大伟、王丽为学校成功申本后成立的社科部四个教研室主任的任命通知。徐正副主任做了补充性的发言,主要提出了一些工作上的要求和期待。作为兼职教师的王伟英部长、胡惠庆书记、杨清刚书记就思政理论课教学方面也提出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主张要总结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国情省情讲经典案例,多开展教研室教学科研讨论活动,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入耳、入脑、入心。
    随后,陈长生副书记作了总结性发言,指出暑期备课会议并非工作会议而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将围绕“备什么?”以及“怎么备?”两个核心问题,开展团队合作,增进彼此感情。他说广大师生对社科部老师的评价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从中央、高校、本校等三个不同的层面分析了当下思政工作所面临的形势,总体形势是意识形态工作越来越受重视,形势逼人,全体思政课老师要勇于适应新形势,要有紧迫感和压力。为此,他要求社科部老师要真正做到真懂、真信、真情;加强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落实省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抓紧制定学校的实施意见,突出特色;发挥教研室作用,关键是开展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强课堂控制能力,加强听课后的交流活动;重视思政实践活动;加强学生考核评价机制;全力以赴做好本科思政教学工作。他表示社科部有素质很高的队伍,责任心也很强,今后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尽快适应本科院校工作的需要。
    会议最后,百忙之中应邀参会的符宁平书记语重心长地作了重要讲话。他首先指出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第一责任人,深感责任重大,看到诸位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感到非常欣慰和感激。接着传达了中央、浙江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最后他要求,在新学年要迅速转变观念,按照学校统一部署,稳扎稳打,虽然压力更大,要求更高,任务很重,但使命却很光荣。作为党委书记一如既往全力支持社科部的思政教学科研工作,希望思政课老师再接再厉,不断开拓创新,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始终把针对性实效性放在首位,打响学校成功申本后的第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