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信息报》6月28日的报纸重点报道了我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并称我校为“水利水电人才培养的摇篮”,全文如下:
过些天,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学生应届毕业生程春飞就要去家乡松阳县泰顺建筑有限公司报到上班了。虽然刚走出校门,但在校期间的多次水利建设工程实践锻炼已让他能对各种工作要求应对自如。
“最难忘怀的是上学期综合实训为临安市2011年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做建设方案。”小程说,“这是我们真正由课堂走向工程实践,65个子项目,包括55座1至10万方山塘整治,6处灌区改造,3处高效节水灌溉设计……总投资2650万元的项目,8周时间,一切设计方案都要我们自己来动手完成,这是真正的战场!”
“实践是印证理论知识和锻炼能力的最好场所,在这样的大规模工程实践中,学生们的学习、工作热情得到了最大释放。更重要的是,他们从中懂得了这项工作的意义,懂得了思辨、合作、责任和担当,真正成长起来。经过这次历练,在顶岗实习阶段,他们就已能完全适应岗位。”综合实践项目带队教师周建芬介绍说。
作为教育部高职高专首批产学结合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全国水利高等教育示范专业、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始终把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工程结合能力放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学校建有建筑工程材料、水力学、工程测量、工程CAD、水利仿真模拟实验室等11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及十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以省内典型水利工程为载体,结合各种岗位职业证书、技能证书的考核,重点培养学生的测量放样、工程识图绘图、工程材料检测、施工技术及质量监控、中小型水利工程设计及概预算编制5大能力,同时通过师生共同完成的实践生产项目和顶岗实习使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获得全方位的提升。近年来,该专业学生多次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省高职高专院校创新创业竞赛中获奖。
“当前,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岗位群的社会需求量和人才缺口很大,每年至少需要补充1000名从业人员。而在我省1.9万名水利职工中,高层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更为紧缺。”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水利工程系主任陈晓东说。
近年来,该专业建设有《水电站》、《水工建筑物》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工程力学》、《水力学》两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该专业教师主编国家级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5部。据悉,该专业近5年就业率达到98%,今年90名毕业生现已全部落实工作岗位。
《教育信息报》(原《浙江教育报》)是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和浙江省教育厅的官方报纸,是浙江省乃至华东地区教育界最具权威、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今年以来,宣传部积极主动沟通联络,积极投稿,已刊登我校相关报道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