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浙江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为了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值此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宣传部、团委和经济管理学院等部门联合中国水利博物馆等单位,开展了“水文化进小学”系列活动,旨在将科学用水、文明用水、节约用水的理念深入到小学生心里,从而影响他们的家长和社会,形成全民节约水资源的局面。
趣味活动中收获知识,养成好习惯
3月27日上午九时,春光明媚,经济管理学院的43名大学生志愿者穿着统一的小柠檬服装,带着横幅、节水宣传册和手绘的节水海报以及活动奖品进入文海小学,他们悬挂宣传横幅,摆设宣传板,布置活动场地。十一时左右活动开始,志愿者们有的向下课的小朋友们宣传水文化,引导小学生参加水文化知识竞猜并进行抽奖活动;有的组织小学生参与拼图游戏,讲节水的知识和故事;还有的通过演唱洗手歌等形式教小朋友们如何正确而节水的洗手方法。宣传活动中,小朋友们勇跃参与,在趣味答题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与知识,还收到了志愿者们精心准备的水文化海报、卷笔刀、便利贴、鼠标垫等礼物,同时弘扬“节水、育水、护水、养水”以及“五水共治”的理念,使节约水资源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
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下午1时半,水文化研究所的张翠英副教授为文海小学四年级师生带去了以“让节水成为习惯”为主题的科普讲座。张老师从水资源的珍贵性和稀缺性入手,向文海小学的师生讲述了节水的必要性以及生活中正确的用水观念。为了使广大的小学生们树立正确、健康的节水理念,张老师通过儿歌以及顺口溜的形式向同学们介绍了生活中多种多样的节水小技巧,并希望小学生将这些小技巧和知识告诉给身边的家长,形成良好的互动。张老师的讲座不断迎来小学生们的阵阵掌声。
参观水利博物馆,向水利成就致敬
同样下午1时半,文海小学四(5)班的37位小朋友们在班主任、德育教研室主任和经济管理学院教师党员的带领下,走近了中国水利博物馆。当小朋友们抵达这座“漂在水上”的水晶宝塔时,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们有序进场,参观了水利千秋展区,这里场景复原了祖先的治水成果,陈列着因地制宜的治水工具,展示了一系列有关水利历史的图文壁画;讲解员向大家一一解说,并带领大家观看了有关水历史的视频;两位小朋友与老师一同登上了宝塔11层龙施雨沛展区,见识了边款镌刻铭文的巨型龙钮印章雕塑,它集中体现了水文化的内涵,诉说了有关水利的起源。在11层的环形过道上,两位小朋友用他们的欢呼和尖叫表达了对这次活动的喜爱。
泰勒斯说“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它传承和发扬了中华文明。参观中国水利博物馆不仅普及了水利科学知识,更走近了水利历史。让我们一起向中华民族5000年来的水利成就致敬!
本次活动受到了浙江教育报和浙江电视台教育科技频道等新闻媒体的关注与采访,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水文化进小学”活动的影响会更加广泛而深远。“合力兴水,广惠民生”是一项艰巨而重大的工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生命之源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