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6月17日下午,副校长徐金寿教授为与会教师作《新时代教育与课程思政》专题讲座,深入剖析新时代教育新认知、新时代教育新诉求和归纳总结课程思政技巧方法。
徐金寿将师德凝练为“态度、诚信、相助、感恩、信仰”,引导广大教师要厚植教育情怀,锤炼教育品质,提升教育涵养。作为教师,要遵循“热爱学生、善于激励、严而有格”的教育三部曲,让德育元素像盐一样溶解在课堂知识传授中而被学生自然吸收。提升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徐金寿认为,教师要具备高尚的品格和丰富的涵养,要善于挖掘课程蕴含的德育元素与育人载体,要选择契合的德育元素巧妙融合,要牢牢把握大思政的内涵。
针对课程思政技巧和方法,徐金寿提出“思政十法”:一是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新设计;二是选择有育人元素的案例故事;三是适时插讲有关科学家、战斗英雄故事,培养核心价值观;四是采用体验式教育融合实训实践;五是采用“知识+技能+态度”三位一体课程考核;六是利用校外红色基地载体(行走课堂)育人;七是开设课程思政或核心素养提升引领课;八是自然适时插讲当前国家、国际形势新闻;九是创建专业思政新模式;十是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线上思政。
讲座的最后,徐金寿要求各位教师要有课堂教学是第一要务的情怀,把上好课作为一张“金名片”打造,要树立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学术的理念,要积极研究与实践“课程思政”,从单一传授知识的“讲课人”成为“教书育人”的真教师。
整场讲座,参与教师全神贯注,讲座氛围轻松料足,掌声频起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