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以来,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升本后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后,学校党政班子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共谋发展,推动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回溯过去五年,学校各单位勇抓机遇、敢挑重担,切实推动学校在党的建设、人才培养、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合作交流、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突破性发展,为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回溯十三五】推出第一篇。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跨越式发展合力
“十三五”期间,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高质量、有特色”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大力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制度建设,为学校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一、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学校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胜利召开了升本以来第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强校目标。从严抓好“三会一课”和特色党日,扎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出台《关于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意见》,实现责任落实全覆盖。出台《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方案》,逐步完善本专科共存的学生思政教育,推进师生理论学习。
二、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引领
深入贯彻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突出“两手抓”,强化“三条线”,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实施“情怀教育”。出台“1+9”思想政治教育系列制度,实施“五大工程”。3项载体入围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载体,2个项目获评省级高校育人示范载体。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出台课程思政实施方案,强化“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打造学生网络思政工作矩阵,“有风景的思政课”等思政网络微课荣登学习强国10余次,官方微博和“在水e方•易班优课”列入全国高校百强。
三、加强干部整体谋划,提升干部队伍能力
健全干部工作制度,实施干部队伍建设“2018-2023年行动计划”,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完善干部“能上能下”机制,40周岁及以下干部占比超过30%。多途径加强干部培训、挂职锻炼,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聚焦年轻干部培养,实施后备干部“四高”成长助推行动和动态考核管理,提升后备干部能力素质。
四、夯实基层党建基础,激发基层党建活力
严格党员发展条件和程序,5年共发展党员1091名。调整优化党组织设置,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班子,推进党支部建在学科上、部门上、专业上。成立二级党委6个,党支部61个。推进“3·25”党支部标准化建设计划,建设“五有”党支部,党支部标准化全部达标。建立健全二级党组织书记述评制度,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的配备从70%增加到91.6%。“一维四度二线三法”的基层党建特色工作经验被省直机关工委推广,党建品牌入选全省高校党建特色品牌,教师党支部入选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获评“全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五、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压紧压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推进“四责协同”制度,制定实施《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等工作机制。落实巡视整改、开展校内巡察,注重风险排查防控,开展失职渎职排查,强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监督。有效运用“四种形态”,构建抓早抓小工作机制。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36条办法”“六个严禁”,开展作风建设月、机关作风建设年活动,持续查纠“四风”。强化廉政教育,制定《全面推进“清廉水院”建设实施意见》。
六、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凝聚改革发展合力
加强“网上共青团”和团支部标准化建设,19个团支部先后获评全国高校“示范团支部”“活力团支部”、浙江省高校“百强团支部”“千强团支部”。“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西部计划全国优秀志愿者”等先进团员青年涌现。成立学校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和“党外人士之家”,引导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校民盟支部被民盟省委授予“五星级支部”“十佳规范支部”,校九三学社支社被九三学社省委授予参政议政工作先进省直属基层组织等荣誉,1人当选省十二届政协委员。
七、提升服务温度,增强师生向心力
积极推进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依法维护和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行使民主监督的权益。关注教职工民生,实施分类帮扶,为教职工排忧解难。5年共为师生办实事29件,灯光球场、自助晚餐等一批民生工程受到师生好评。发挥工会教育功能,选树“三育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建设“模范职工小家”,营建和谐文化。教职工在省乒乓球、羽毛球比赛中多次获奖,后勤工会在本科高校厨艺争霸赛中屡获佳绩,“草根论文”喜获第四届浙江省高校教职工文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