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扎实推动地方文化融入学校课堂教学

作者:陈静、邓超曦、张林凤、苏敬歌文章来源:教务处发稿时间:2025-04-22浏览次数:12

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学校持续推进南浔文化的精粹融入课堂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南浔文化融入“思政第一课堂”

近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大运河頔塘故道开展了一场以“水润共富 浔梦頔塘”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

“同学们,我们脚下的頔塘故道,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分支,承载着千百年的历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带领下,学生沿着頔塘故道回溯大运河文化,共同了解江南运河南浔段的前世今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从水利工程、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等多个角度,对大运河文化进行分析研究分享课堂感悟,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南浔文化融入“专业实践课堂”

《综合商务英语课程》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商务英语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为解决课程实践真实性不足的痛点问题,人文学院张林凤老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探索地方文化融入专业实践课堂的有效途径。

近日,张林凤老师和善琏春风湖笔厂副厂长吕韬先生,共同为商务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校企合作实践课,引导学生运用营销理论知识探索南浔本地企业品牌出海。课堂上,吕韬先生分享了传统湖笔企业的挑战与发展机遇。同学们对该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和营销方案进行探讨,并在张林凤老师的引导下为其进入马来西亚市场设计了营销方案。

南浔文化融入“通识教育选修”课堂

本学期,《南浔文化导读》等两门校级优质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面向全校近200名学生开设,分别由潘宏伟老师团队和陈婷婷老师团队讲授。课程注重将本土案例、南浔文化、名人事迹、建设成就等融入课堂,邀请对南浔有深入研究的校外专家学者走入课堂,并开展实地研学等环节,旨在让学生了解南浔文化概况,了解中国江南古镇的水文化、丝绸文化、浔商文化、名人文化等内容,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不断进取。

据悉,教务处将继续推动通识教育课程的优化与创新,本学期以来已经评选了12门校级优质通识选修课程和5门校级人工智能通识课程,接下来将全方位打造校本特色通识课程库,助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