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我校邀请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副校长、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专家、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专家吕景泉教授作“鲁班工坊的纵览与博观”专题讲座。讲座由副校长李政辉主持。教务处、人事处、财务处、实设处、国际处、工训中心负责人等部门负责人,水利学院、电气学院、机械学院、测市学院等学院相关专业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参加。
吕景泉教授对鲁班工坊建设及工程实践创新项目作了主旨报告,介绍了世界各地鲁班工坊建设情况,包括鲁班工坊建设的内涵、定位及取得成效等。他强调,鲁班工坊的教学模式“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Engineering Practice Innovation Project)”,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基因,融会贯通墨子重视实践的“行为本”“名实耦”思想、黄炎培主张学校与企业联合育人的“建教结合”理念、陶行知关于“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继承中华传统班墨文化精髓,汲取近现代教育智慧。通过鲁班工坊,积极创建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品牌,真正让中国教育“走出去”,贡献中国智慧。
吕景泉教授今年9月受教育部委托,赴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实地查看和了解当地办学条件、课程体系、实验实训场地等,为我校鲁班工坊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他指出,目前国家认定的鲁班工坊项目仅有27个。学校承办的鲁班工坊是元首级鲁班工坊,起点高、任务重、时间紧。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为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量人才,在服务“一带一路”国家的同时,与合作院校互相学习提升,实现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国际合作等多方面的共同进步。
吕景泉教授曾担任天津市教委副主任,全程深度参与鲁班工坊的创立和建设性工作,系统化提出了鲁班工坊核心要义,是鲁班工坊和中国职业教育“走出去”的标志性人物。作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他主持完成的项目获得职业教育领域首个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其著作有“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著述8部、“鲁班工坊”著述8部、“技能大赛”研究著述2部;主编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系列规划教材12部,主编国家规划教材8部次;发表论文近百篇。所著《EPIP教学模式—中国职业教育的话语体系》《鲁班工坊核心要义—中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品牌》入选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任务清单项目”。